透过母亲看自己,因为我是女性教给你疗
这天,跟女儿的争吵中,看着她气鼓鼓的模样,瞬间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:性格倔强又坚韧,自信心却感觉不足,情绪特别容易波动,这根本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自己啊。突然就特别害怕孩子变成自己那样性格的人,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状态完成她的人生之路。 作为母亲,除了是生命的孕育者,也是家庭的灵魂所在。母亲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,母亲对孩子的人格品行真的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。这种影响在成年后还会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和人品,与他人相处的关系,以及日后在生活中、工作中的各种表现。 在近代依恋伦理、客体关系和神经心理学等的研究中,一致认为:母亲对女儿的性格、情绪、行为模式、关系模式……方方面面都有影响。 感谢遇见《因为我是女性: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》一书,这本带有女性宣言味道的书让我不断反思自己,深思母亲和孩子的关系。孩子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,她本身其实是独立的个体,但是因为不同的母亲养育,孩子的自由度却大打折扣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侯玉珍女士,用自己的专业心理知识,在这本书里从认识和母亲的关系,如何摆脱这种关系对自己的影响,以及母亲的力量三方面,让我们透过问题看本质,看到内在自己,不断疗愈自己,挑战自己,活出全新的自我。 01.认识和母亲的关系,理清自己的爱恨情仇 提到母亲,相信很多人都会说,她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,因为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孕育了我们。母亲既给了我们生命,又会通过情感纽带孕育我们的内在心灵。她的一言一行,喜怒哀乐都会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印痕,随后陪伴孩子终生。 母亲给我们的爱就如同盖房子的地基,只有地基稳固了,房子才能永不倾倒。 母亲的人格决定了养育孩子的质量。一位人格成熟的母亲,才能够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责任感。 如果母亲从小受过虐待,嫌弃,不公平对待等等,那这些经历会不自觉地带到养育孩子过程中,进而传递给下一代。这就是书里提到的一个新名词——代际创伤:一个有过创伤的母亲,她的孩子也会经历创伤。 书中有一个例子,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孩说,她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暴打。作者经过了解得知,原来她的母亲小时候因为性别原因就经常被奶奶虐待、暴打。不知道奶奶有怎样的创伤经历,才憎恨自己女性身份,从而虐待后代。这就是四代人的创伤啊。 电影《无问西东》中陈鹏对王佳敏说的“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”让人泪流满面。我们的生命之初,最早拖住我们的就是自己的母亲,她给我们的安全感和责任感让我们踏实,在未来奋斗的路上无论身处何境,都相信母亲是我们永远的后盾 中国传统思想告诉我们,我们对母亲应该是敬重的。即使有所不满,也往往耻于表达。于是大部分人就选择隐藏自己的痛苦,内心却备受煎熬。这份煎熬就会投射到跟他人的亲密关系,跟孩子的亲子关系等等。 我们的身体里流着妈妈的血,大脑里记忆着妈妈的情感点滴,这就是遗传。所以无论母亲是共生的母亲,还是情感剥夺型的母亲,抑或书中说的七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类型母亲,我们都会成为妈妈的翻版。母亲的情感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向。 其实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深,但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如果不幸生于有创伤的家庭,只要你懂得疗愈代际创伤,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,那你依然会跳出母亲的影子,活出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。 02.如何走出“命运轮回”,疗愈自我,重获生命? 作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生于20世纪70年代。她在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地区和家庭中长大,也遭遇了一系列的经典问题,但是她并没有就此妥协,而是凭借自身的力量,用专业知识不断疗愈自己,改写自己的人生。 作者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有一条自我救赎的路,可以让自己的人格成长迅速。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,然后寻找创伤的源头,跳出来,谅解一切(因为原谅别人其实就是原谅自己),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,活出想要的自己的模样。 首先,分离和哀悼 生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,它一直在不断分离中行进着。小时候的断奶,上幼儿园,上学;成年后的工作,结婚生子;老年后的生病,老去……有些分离是主动的,有些是被动的。 《阿甘正传》里的阿甘妈妈是一位坚强而坚韧的女性,她对阿甘的鼓励和无限信任,让阿甘最终获得成功与幸福。 一个对孩子充满爱与信任的妈妈能够给孩子无穷的力量,创造出无限可能。这个妈妈在孩子心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,我们称之为内在妈妈。妈妈对待我们的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被孩子内化,然后变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。阿甘的内在妈妈的对他的无限的爱和信任,才是让他充满生命力的根源。 但是如果内在妈妈是糟糕的,那我们需要清楚告诉自己,必须主动与她分离,这是迈向独立的第一步,也是一个新的开始,这种分离还会在未来成长中贯穿整个过程。 分离的过程其实是母爱失去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,或许你会悲伤痛苦。不怕,只要心存哀悼,直面过去的创伤,正视自己失去的爱,面对现实,找回自己的真情实感,一切都会变得值得。 其次,自爱与和解 在与母爱分离之后,我们的爱不能缺失,既然如此,那我们就要学会心疼自己,爱自己。 当你开始自爱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黑暗中有一道光,吸引你打开一扇窗,让外面的蓝天,白云,阳光一览无余。然后你就会慢慢喜欢在阳光下漫步,这种感觉是无比美好的。 爱自己能让自己获得喜悦的感觉,安宁,还有满足感,也是从母爱缺失的创伤中走出来的基础,然后获得疗愈自己的力量。 在爱自己的过程中,你可能会对家族的历史和父母的创伤有更多了解,反而你会选择谅解他们,也开始接受自己经历的一切,这就是一个和解的过程。 再次,认同并发展 认同接纳自己是一种对自己所思所做的认可感。只有自我认同,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。 有的母亲在还是女孩的时候就被嫌弃,被不公平对待。长大后,这些母亲就想要生儿子,不认同自己女性的身份,觉得生儿子才是他们唯一的价值。而这种想法又可能传给她的女儿,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是心酸可悲。 作为母亲,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路。不管之前从自己母亲那里遭受过什么样的创伤,都可以通过修复创伤,阻止创伤的代际传递。正如哪吒说的,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自己的人生之路需要自己去开拓,不应被过去的苦难所限定。我们通过努力,是可以塑造全新的、独立的、自由的女性身份。 认同自己是基础,同时需要持续向理想自我发展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其实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存在一定差异的,但是合理的理想自我却能发展积极的自尊,建立我们的自信,突破自我限定,为自己负责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 最后,突破自我 作为母亲,不仅仅只是一位女性的身份,作为孩子的精神支柱,应该还需要独立和自由,这甚至决定了女性的一部分重要价值。这就需要妈妈突破自我,做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。要知道,母亲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,她更多的是自己。 作为母亲,更需要精神上的独立,那就意味着不要把生命的意义全部放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。如此的独立,才能不被束缚,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突破自我,实现自我。 作者曾提到,她的婆婆特别不喜欢她的独立,希望她成为“全职媳妇”,在家里相夫教子。但是她很坚定告诉婆婆:“妈,你的人生一直以来都是你说了算,我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。”她的丈夫支持她的工作,她才能在咨询师的路上越走越远,越走越好。 在成为独立而自由的女性的过程,需要持续追求,不断挑战,不断突破,然后让你变成更有力量的自己,活出自我。 03.结语:母性的力量 “女子本弱,为母者刚”,我想这是对母亲最好的定义。由女孩到母亲的转变,身份的意义从此变不一样。 女性忍过了生产过程中的十级阵痛,在产后抑郁的鬼门关前溜一圈,带着身心俱伤的身份——母亲,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,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力量和自我疗愈的过程。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母亲从零经验到有经验,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的人才有发言权。她们也在不断探寻中,思索中。作为母亲,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接纳自己曾经的创伤,改变自己,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孩子,用最大的力量培养孩子。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你探寻跟母亲的关系,发现内在的核心模式,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、情感以及认识行为的模式,拥有母性的力量,让创伤和痛苦终止于我们这一代,放下过去,拥抱自己,改变自己,发展自己的女性力量,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独立的自己。 崛起的灰姑娘逆袭生长,活出自己
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ichongbing.com/dcxydy/10740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教你彻底治疗毛滴虫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